网站地图
超4GWh!127亿元,5月广东214个储能备案项目分析
2 来源: 2024-06-21 08:43
广州光伏展-世界太阳能光伏暨储能产业博览会
时间:2024-08-08~08-10
距离开展41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储能网讯:

摘要

①5月广东省共新增备案214个储能项目,总投资额超127.224亿元。其中产业类31个,项目类183个。

②2024年1-5月广东新增储能备案项目累计共796个,计划总投资额超584.5亿元。

③有两个10亿元级投资项目。

④主要分布在17个地级市。

⑤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共10个,规模达1.908GW/3.816GWh,占总规模的92.35%。

⑥用户侧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投资模式的有156个项目,容量占比92.09%;业主自投模式的项目共15个,容量占比7.59%。

⑦小于10MWh的微型和小型项目共占比97.41%。

⑧工商业储能初始投资单价在0.75-3.75元/Wh区间内,加权均价1.44元/Wh,近九成集中在1.05-2.0元/Wh区间内。

⑨5月广东共新增48个光储充/储充一体化备案项目,占用户侧项目总数的27.91%,有16个是滴滴旗下的小桔充电站配储项目,有33个项目为100kW/215kWh。

⑩5月广东储能备案项目参与企业共121家,其中孚尧智慧能源储能备案项目最多,达29个。央企国电投融合(东莞)新能源和地方国企新有能源也分别备案了3个储能项目。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追踪统计,5月广东省共新增备案214个储能项目,与上月数量基本持平。其中产业类31个,深圳市产业类备案项目最多,达19个,占产业类总数的61.3%;5月新增备案项目类183个,数量占比85.5%。5月广东储能备案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超127.224亿元,环比+6.385%,其中产业类计划投资总额为54.755亿元,项目类投资额达72.469亿元。

2024年1-5月广东新增储能备案项目累计共796个,计划总投资额超584.5亿元。其中产业类累计76个,计划总投资额超134.4亿元;项目类累计720个,计划总投资额超450亿元。

10亿元级产业类项目

5月广东产业类备案项目主要分布在深圳、惠州、广州、佛山、东莞、珠海、揭阳这7个城市,包括储能电解液、储能电池、核心设备、液冷系统、PCS、系统集成等全产业链的研发、生产、改建以及园区建设。

5月广东储能产业类备案项目中有两个10亿元级投资项目。投资最大的是广州北部湾区新型储能设备园区项目,计划投资额达30亿元。该项目位于广州市花都区,与高校、科研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合作,规划建设储能储备生产用房120万平方米,新建储能技术实验室,打造湾区新型储能设备园区。该项目计划于2024年12月开工,2026年12月完工投产。

广州崇德公司年产100万套储能电池改建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达10亿,建成后将用于储能行业为主,主要产品包括光风冷储能一体柜23万套、液冷储能一体柜25万套、锌锰电池32万套,锂锰电池20万套,规划产值20亿。该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计划于2024年10月开工,2029年9月完工投产。

此外,位于佛山市三水区的储能系统核心设备制造项目也于5月通过备案,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计划建设生产车间,主要研发、生产逆变升压一体机、储能变流器、DC/AC逆变器、零损耗深度限流装置等储能系统核心设备。该项目计划2024年9月开工,2026年9月完工投产。

项目类超4GWh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5月广东共新增183个项目类储能备案项目,主要分布在17个地级市,规模达2.065GW/4.134GWh,环比-2.745%,计划投资72.469亿元。

虽然5月河源市仅备案了3个项目类储能项目,但规模却高达580MW/1100MWh,容量占比26.61%,稳居广东第一。这是因为这三个项目中有两个是大规模的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还有一个30MW工商业储能项目,这也导致河源市5月备案项目计划投资金额超24亿元,是广东省5月新增储能备案投资最大的城市。东莞市5月新增项目类备案27个,规模263.605MW/621.945MWh,排名第二,容量占比15.04%。此外,5月佛山市、韶关市、深圳市、茂名市储能新增备案规模均在200MW/400MWh以上。

5月中山市储能项目类备案37个,数量最多,规模14.108MW/32.261MWh,容量占比0.78%。广州市新增备案28个,数量排第二,规模16.55MW/37.199MWh,容量占比0.9%。中山市、广州市虽然数量多,但规模较小,这是因为这两地5月新增备案的项目均为用户侧工商业储能/储充一体化项目,未新增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

电网侧规模占比超九成

5月广东新增备案明确应用场景的项目有182个,其中用户侧项目172个,规模157.223MW/317.917MWh,容量占比7.65%;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共10个,规模达1.908GW/3.816GWh,占总规模的92.35%,计划投资总额超66亿元。

5月广东有7个独立储能备案项目≥400MWh,规模占比76.42%。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广东河源江东新区400MW/800MWh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额达17.3亿元,折合初始投资单价2.1625元/Wh。该电站储能系统采用磷酸铁锂电池集装箱及PCS+升压变一体集装箱构成,均为户外布置,全年两充两放规划。

广东5月独立储能备案项目详情见下表。

5月广东独立储能备案项目时长均为2h,初始投资单价在1.2-2.5元/Wh区间内,初始投资平均单价为1.935元/Wh。近9成项目计划工期在一年内(含一年)。

用户侧超九成采用EMC模式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5月广东用户侧备案项目172个,规模157.223MW/317.917MWh,其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投资模式的有156个项目,规模123.503MW/292.772MWh,占比92.09%;业主自投模式的项目共15个,规模为33.22MW/24.145MWh,容量占比7.59%;此外还有少量融资租赁模式项目。

可见,目前用户侧储能项目主要的投资模式是合同能源管理(EMC),也就是节能服务公司(Energy Service Company, ESCo)通过与用能单位(Energy User)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改造服务,帮助其实现节能目标的一种商业模式。EMC项目具有“用能单位零投资、零风险”的特点。

目前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下,一般有3种分利模式:一是由投资方向企业支付租金,建设储能电站;二是投资方按照与企业约定的比例分享项目收益,比例通常为10%:90%、15%:85%等;三是投资方与企业约定,企业可享受峰时放电电价打折。

通过合同能源管理(EMC)建设储能项目,高耗能企业不仅能优化管理能耗,还能获得可观的收益,是工业用户的主流应用模式。

除了合同能源管理,用户侧储能项目还有部分采用业主自投模式,也就是业主企业自主投资、自主运营,收益模式主要为峰谷套利。这种模式下,业主虽然能够直接削峰填谷、减少用电成本,但仍需承担初始投资成本和日常运维费用,企业需要承担较大的资金风险,如现金流压力。业主自投更适合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大工商业用户,或是耗能较高、所在地峰谷价差较大的工商业用户。

此外,如果企业有意投资储能电站但资金不足,还可以选择融资租赁模式。企业可引入融资租赁公司作为储能设备的出租方,减轻资金压力。租赁期内,设备所有权归融资租赁公司,企业享有使用权,租赁期满后可获得设备所有权。

用户侧储能的融资租赁主要包括直租、回租两种模式。一般情况下,新建项目适用直接租赁模式融资,收购项目适用售后回租模式融资。在直租模式中,承租人支付的利息一般可以享受13%增值税抵扣的税收政策红利。这种模式下,融资额度通常为总投资的70%-80%,融资期限一般不高于6年,不能超过该项目充放电策略下的电池循环次数所能满足的使用年限。

工商储97%为微/小型项目

5月广东新增工商业储能备案项目共122个,明确规模的有116个,其中100kWh-1MWh的微型储能项目共67个,数量占比57.76%;1-10MWh的小型储能项目共46个,数量占比39.66%;<10MWh的微型和小型项目共占比97.41%。10-100MWh的中型储能项目共3个,数量占比2.59%。

5月广东工商业储能备案规模最大的是东莞市新有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用户侧储能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302亿元,总规模约93MWh,主要在企业或园区内投建储能设备和配套设备基础工程,该储能系统储存的电能在相应园区内部消纳,以达到平衡电网供需及削峰填谷等效果。该项目拟于2024年5月开工,2025年12月完工投运。

河源市润晟新能源有限公司投建的河源市高新区工商业储能项目也在5月完成备案,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0MW,总投资5000万元,采用磷酸铁锂或三元锂电池模组构成的储能系统,在园区企业进行安装,如阿里巴巴数据中心、河源市东方硅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该项目拟于2024年9月开工,2026年9月完工投运。

规模较大的还有中创新航江门基地14.5MW/29MWh用户侧储能系统项目,该项目由诺德晟世新能源(江门)有限公司投建,计划总投资3045万元,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使用6套5MWh预制储能电池集装箱户外布置方式。液冷集装箱系统采用全氟己酮灭火系统及水消防系统,在每个液冷集装箱中安装多个感烟探测器二合一探测器(温感+有害气体探测)与消防控制主机进行通讯,在集装箱上安装消防主机、警铃、声光报警器、气体释放警报器等。该项目拟于2024年6月开工,2024年10月完工。

5月工商业储能备案项目投资额超1000万元的项目还有椿田公司园区新能源电池储能项目、佛山市三水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3.2MW/6.88MWh用户侧储能项目、佛山晟耀电力能源有限公司4200kW/9030kWh用户侧储能、广东金丰达陶瓷有限公司2300kW/4600kWh用户侧储能电站建设项目、一诠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储能项目等。

5月广东工商业储能备案项目几乎全部为2h储能项目,初始投资单价在0.75-3.75元/Wh区间内,加权均价为1.44元/Wh,近九成的项目初始投资单价集中在1.05-2.0元/Wh区间内。

储充一体化项目激增

5月广东共新增48个光储充/储充一体化备案项目,占用户侧项目总数的27.91%,其中光储充一体化项目5个,储充一体化项目共43个。

可见,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储能系统将成为未来充电场站的“标配”。

首先,充电站是储能的高关联使用场景之一,可以通过峰谷电价,实现多元化盈利。广东不仅可以两充两放,而且以2024年6月为例,珠三角五市、深圳、江门等地两部制用电峰谷价差均在0.8元/kWh以上,此外7-9月执行尖峰电价,夏季峰谷价差会更高。这都让广东充电站配储业务成为不错的选择。

其次,充电站的充电曲线可通过价格调节,配储能帮助充电站更多地获客。

第三,储能可以发挥虚拟增容作用,很多大型集中式充电站都有电容超配的情况,配储可以帮助充电站监测变压器的实时功率,减少变压器出力,保障变压器功率不会超出限制,以避免额外电费。

第四,充电站配储还能为稳定电网系统做出贡献,可谓一举多得。

此外,国家和地方频频出台利好政策,有力保障储充一体化建设。

2024年4月,财政部、工信部、交通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结合实际建设光伏发电、储能、充换电一体化的充电基础设施。中央财政将安排奖励资金支持试点县开展试点工作,示范期内,每年均达到最高目标的试点县最多可获得4500万元。

2023年8月,广东工信局印发的《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及应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到鼓励储充一体化建设,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站配套建设储能设施,开展“储充一体化”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储充一体站管理机制。

2023年11月深圳市工信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深圳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加快“电力充储放一张网”建设,推动与虚拟电厂双向联动,助力建设源网荷储友好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4月,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发布《关于推进广东省信息通信行业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到,推动有条件的数据中心园区建设以“风、光、储、充”一体化的“源网荷储”示范项目。

2024年6月5日,广东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也提到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城市商业体、综合体、居民区及其他具备条件的场所,依托光伏发电、并网型微电网和充电基础设施等推广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建设。推动适用于源网荷储、光储充一体化等综合应用场景的新型储能产品研发制造和先进产品示范应用。

从5月广东省备案的48个光储充/储充一体化项目规模来看,有33个项目为100kW/215kWh,这33个项目中,除了3个广州鹏穗新能源超充站储能项目投资金额为31.8万元外,其他30个项目投资金额均为4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5月广东48个光储充/储充一体化备案项目中,有16个是滴滴旗下的小桔充电站配储项目。

5月广东备案的光储充/储充一体化项目初始投资单价在1.163-2.146元/Wh区间内,加权均价为1.576元/Wh。

建设单位超100家

5月广东储能备案项目参与企业共121家,包括孚尧智慧能源、皇鼎储能、鹏辉能源、京鼎新能源、迪度新能源、永泰数能、新有能源、国电投融合(东莞)新能源等,其中孚尧智慧能源5月储能备案项目最多,达29个,皇鼎储能备案22个,鹏辉能源备案15个项目,京鼎新能源备案11个储能项目,迪度新能源备案9个。此外,央企国电投融合(东莞)新能源和地方国企新有能源也分别备案了3个储能项目。

投稿联系

电话:

19519950417(同微信)

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四川大厦东塔楼13层

官网:

投稿邮箱:

展位咨询
*企业
*姓名
*电话
邮箱
相关展会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查看更多>

展位咨询:马经理 19519970814

观众咨询:赵经理 15275118293

展位合作